焦爐作為焦化生產的核心設備,長期處于高溫、負壓、多可燃介質的復雜工況,煤氣泄漏、高溫灼燙、火災爆炸等風險時刻存在。做好焦爐消防安全生產工作,既是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的根本前提,也是維系企業穩定運行的關鍵支撐,必須以“零容忍”態度抓細抓實每一個環節。
一、聚焦風險源頭,織密預防管控網絡
焦爐消防安全生產的核心在于“防患于未然”,需從源頭排查風險、堵塞漏洞。一是強化設備巡檢維護,重點關注焦爐爐體、上升管、橋管、集氣管等關鍵部位,定期檢查耐火磚是否破損、法蘭密封是否嚴密、管道有無腐蝕,嚴防高溫煤氣泄漏引發燃爆;對煤氣鼓風機、荒煤氣管道等設備,需按周期開展壓力測試與氣密性檢測,確保設備處于安全運行狀態。二是規范操作流程,嚴格執行焦爐加熱制度,避免因加熱溫度過高或空燃比失衡導致爐體過熱;推焦、裝煤作業時,需控制好推焦速度與裝煤量,減少荒煤氣逸散,同時確保裝煤車、推焦車等移動設備的消防設施(如車載滅火器、防火罩)完好有效。三是加強易燃物料管理,焦爐區域的洗油、焦油等易燃介質儲存罐需設置防火堤與噴淋降溫系統,與明火作業點保持足夠安全距離;嚴禁在焦爐平臺及煤氣管道附近堆放棉紗、潤滑油等可燃物,及時清理作業現場的積煤、焦粉,消除火災隱患。
二、強化應急能力,筑牢事故處置防線
焦爐一旦發生火災,火勢易借助高溫與煤氣快速蔓延,必須建立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。首先,完善應急預案,針對煤氣泄漏著火、爐體竄漏起火、電氣設備火災等不同場景,制定專項應急處置方案,明確應急指揮流程、人員職責與處置步驟,并每季度組織實戰化演練,確保員工熟練掌握“斷氣源、控火勢、防擴散”的處置要點,例如煤氣管道泄漏著火時,需先關閉上下游閥門切斷氣源,再用干粉滅火器或蒸汽滅火,嚴禁盲目用水撲救。其次,配齊配強消防設施,在焦爐爐頂、機側、焦側等區域按規范設置消防栓、干粉滅火器、二氧化碳滅火器,確保每50米范圍內有不少于2具滅火器材;在上升管區域安裝自動火焰探測報警器與噴淋滅火系統,實現火災“早發現、早處置”;同時,定期檢查消防設施的有效性,確保消防栓水壓充足、滅火器在有效期內、報警系統靈敏可靠。最后,強化應急隊伍建設,選拔經驗豐富的員工組建兼職消防隊伍,開展高溫環境下的滅火技能培訓,重點訓練煤氣堵漏、高溫區域滅火、傷員急救等實操能力,確保事故發生時能第一時間響應、科學處置。
三、壓實安全責任,凝聚全員防控合力
焦爐消防安全生產不是單一部門的職責,需構建“全員參與、全員負責”的責任體系。一方面,明確責任分工,將消防安全生產責任納入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,從管理層到一線操作工,層層簽訂責任狀,確保每臺設備、每個區域、每道工序都有專人負責;定期開展安全考核,對未落實消防隱患排查、違規操作的人員嚴肅追責,倒逼責任落地。另一方面,加強安全培訓教育,針對焦爐崗位特點,開展專項消防知識培訓,內容涵蓋煤氣特性、火災風險辨識、消防設施使用、應急逃生技能等,尤其要強化新員工、轉崗員工的崗前培訓,通過案例教學、現場實操等方式,讓員工深刻認識焦爐消防安全生產的重要性,杜絕麻痹思想與僥幸心理;同時,在焦爐區域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識,如“禁止煙火”“煤氣危險”“消防通道禁止占用”等,時刻提醒員工規范作業。
焦爐消防安全生產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,容不得絲毫松懈。唯有始終保持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以“預防為主、防消結合”為核心,從風險管控、應急處置、責任落實三方面持續發力,才能有效防范和遏制火災事故,為焦爐生產筑牢堅實的安全屏障,推動焦化企業實現安全與效益的協同發展。
(來源:寧夏慶華煤化集團焦化公司煉焦 蘇國梅)